却不想,来的人大大超过了预期,且这酒宴,甚至都不用她操心,就着她去迎亲的功夫,大伙儿已经帮她办好了。
将小姑娘送进了里屋之后,顾辞才知道,院里那些妇人和方才站在外头的那些汉子,都是陈家村的人。
第136章
俗话说: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陈家村是个四面环山的偏僻地方, 山路崎岖, 十分闭塞, 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。外面的人都道那里是个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, 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 陈家村里的人并不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委屈,相反, 他们不论男女老少,都比外面的人身体要强健些。
山坳里良田不多, 但陈家村里的人祖辈能吃苦, 开垦了不少荒地,又加上屋前屋后都是山的缘故, 常有不长眼的野物跑下山来吓人。是以,村里的人,不论男女, 能走路了,就要开始跟着学习长辈狩猎的功夫。久而久之, 这村里的人, 不论男女老少,都不是什么娇弱的。
按理说, 顾辞成亲的事,若是没有人特地去通知他们,是不会知晓的。然而,今年这天气, 实在太过诡异,再加上去年的天灾,陈家村的族长同整个村子里的人商量,觉得再窝在这山里头过日子,只怕日后只会更加艰难,但全村人要重新搬个地方,也不是易事,思前想后,就由族长带了大半的年轻人来这镇上讨生活。
说来也巧,给陆铭铺子搬货的人里面就有两个人是陈家村的,因为他们都有一把子力气,为人又热心,平日和二舅三舅也能搭上话。三舅是个直爽的性子,这交谈多了,难免就说起到自家这个有本事的外甥女,若是喝了几口酒,这三舅嘴上就更没个把风的,大骂顾辞的爹不是人。
起初,陈家村的那两个人还没多想,后面越听越觉得这三舅口中的外甥女怎么跟自家的恩公有些像。他们陈家村的人看着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,但打猎的人都磨出了谨小慎微的性子,都是能沉得住气的人。
两个壮汉又明里暗里地问了些之后,又跟族长去说了,一去细细打听,当真就是自家的恩公。
这不,知晓今日就是自家恩公的成亲之日,早在三天前,族长就带着众人回了陈家村,也顾不得这是春上,要给野物休养生息的机会,十几个壮汉打了不少小猎物,让村里的妇人帮着收拾了,今儿三更,大半个村子里的人都拿着东西,为了怕显得唐突,族长还特地去顾家村跑了一趟,让里正和肖氏带着过来的。
看着这些“不请自来”的贵客,顾辞心中百感交集,脑海里不知怎地就想起了一句话——失之东隅,得之桑榆。上辈子她放不下顾老二那点残存的亲情,一门心思都放在那个对她来说本就是摇摇欲坠的家里,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边还有这么多可爱的人。
“早先没想到大家会这般客气,所以也没做什么准备,如有招待不周,还望各位兄弟嫂嫂不要放在心上。”顾辞不善言辞,大伙儿的好意在心里是万般感动感激,但嘴上来来去去也是说不出什么太好听的话。
“哼,我看你是没把我们放在心上。”肖氏佯装冷哼了一声,关于顾辞要成亲的事,她还是从陈家村的人嘴里听来的,当时听闻消息时,心里那滋味别提了。“成亲这么大的事,竟然都不同我说一声。”
说起这事,顾辞是有些心虚的,肖氏是真心待他们三姐弟,关于她和小姑娘的婚事,她当时也犹豫过要不要去同人说一声,但又怕肖氏同自己外租一家一样,也是这般看不开,到时又在村里说漏了嘴,反而闹得难看,最终还是决定不去了。
当然,顾辞也不会实诚到这个程度,同肖氏实话实说,而是拉了拉她的手,解释道:“婶子不知道,我和她的婚事实在太匆忙了,一忙就忘记了,这才没来得及通知婶子。”
“里正家的,你也别跟她计较了,我们这个大伯和大伯母,这丫头都没通知了。”大李氏在一旁也插话道,“要不是我们家景止如今跟阿宝在一个学堂,前两日听阿宝说漏了嘴,我们也是不知道了。大姐儿平日是个懂礼的,只是这些事儿啊,上面没有长辈帮着打点,她再能干也只是个姑娘家。”
“嫂子说得是。”大李氏说得这么正儿八经的,肖氏哪还敢打趣,不然人家以为她摆长辈谱子了,再说了,她也不是那等不讲理的人,真要计较,反而不会说出来,这也不过是打趣罢了。
“不过,这丫头往后有什么大喜事还要忘了我们这些人,到时就真的要好好同她计较一番了。”见肖氏这般认真,大李氏又打趣了起来,“今儿要不是你这个婶子帮她操持,这会儿她估计都得拿着我们这满院子不请自来吃酒席的人头疼。”
“这事我可不敢邀功,这陈家村的媳妇儿都是能干的,这些饭菜都是他们做好的,我也就在那里凑了个数。”
“婶子向来说话谦虚。”顾辞看了肖氏一眼,又去招呼陈家村的那些妇人落座,“各位嫂嫂也都是能干的,今儿可辛苦你们了,都别站着,坐坐坐。”
陈家村的那些妇人做事起来麻溜,如今不忙了,见着顾辞这个恩公,倒是有些拘谨了,一个个都只是抿唇笑。
按照习俗,这喜宴,新郎官是要给这些来贺喜的亲戚一一敬酒的。顾春晓也是个有眼力见的,一看到这些壮汉对顾辞的态度十分恭敬,一开口都是恩公,心底虽然纳闷,但更多的是对顾辞的高看,不用顾辞开口,他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