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次李能富到伊旸城赴宴的真正的目的,只有李父和长子李皓知道,就连长媳魏氏都被瞒着。
可身为李家现今的掌家者,李欣然熟知家里每分钱的动向。
十几匹高价买进的良马,家中侍卫增发的利器,父亲有反常态的高调赴宴,以及大哥暗中的动向,种种不同寻常的迹象之下,即便无人告知,李欣然也察觉出了家里的不同。
但现在的李欣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,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纠缠大人的小孩子了。虽然发现了这些不同,她却也没有非要刨根究底,反而默默地帮助父亲和大哥遮掩。
而这也是她为何如此严管自家二哥的原因了,毕竟,父亲走之前反复交代过不让二哥接触兵器,她虽不懂,却不妨碍贯彻执行。
时间在李欣然学习掌家中一天天过去,转眼间,就到了何宁一行人出发去伊旸城的日子。
这日一大早,何宁就被何安叫醒准备收拾收拾出发了。
来到这里这么多年,何宁依然不习惯没有闹钟的日子,还好何安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,有何安叫他起床,他就不用担心起晚了。
“大郎,等一下先别穿鞋,我给你新做了一双,你试试。”
何安做衣服的技术不怎么样,但力气大,纳的鞋底很是厚实,做出来的鞋也很合何宁的脚。两个人你喜欢做,我喜欢穿,这就是生活默契。
“现在这双就挺好的,干嘛换新的穿?”
何宁已经习惯了乡下人勤俭节约的生活,以往的鞋子总是穿到磨破了才换新的。今天何安主动地“奢侈”了一下,让何宁还挺不适应。
“这不是要到城里去吗,出门在外还是穿的体面些好。”
说出来的只是原因之一,其实,何安这几天心里发慌,总是害怕何宁在外面受罪。另一方面,他又觉得是自己担心过度了。毕竟,这是何宁第一次出远门,还没有自己在身边跟着,所以才思虑过多。
为了安抚自己,何安只得在何宁的衣服以及银两上下功夫,将鞋底加厚加厚再加厚,劝何宁再多带些银两傍身。
何安的不安何宁看在眼里,虽然他觉得不过是进一趟城,在前世也就是几站公交车事儿,又是跟着几个大人,根本不会有什么差错。但为了让何安放心,何宁还是戴上了一把以前做的袖箭。为了携带方便,不露马脚,成品箭枝只带了三根,但金属箭头倒是备了数个。
“喏,这把袖箭的威力你是见过的,我带上它,你总可以放心了吧。”
何宁的举动让他安心不少,但想了想,还是将对方头上的发簪取下,换了一跟流线型的木簪。
这把木簪看似普通,其实内涵乾坤。簪头旋转一圈,抽出来,里面却是金属利器。打眼一看像是出鞘的剑,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把“剑”通体流线型。“剑身”的两端是圆滑的,中间呈扁平状,而且开了刃儿,尾端尖细而锋利。
这把木簪可以作为临时的工具,也可以作为伤人的利器,难得的是隐藏在不起眼的木簪中,常人根本不会注意到。
“行了,加上这根簪子可足够了,别再添了。我跟着何叔他们能有什么危险。反倒是你们,在家里要多多注意附近流窜的流民,我以前做的那些武器你都知道怎么用,也知道藏在哪里。我和我爹爹一走,家里就托你和小叔照顾了,必要的时候,安全第一。”
何宁口中的何叔就是何小天的父亲何奎,一位为人实诚、仗义的猎户好手,也是当年何宁刚穿过来时见到压着何小天来道歉的彪形大汉。
为着自家儿子将人伤的差点没命,后来还傻了一段时间的事儿,何奎总觉得对何宁怀有愧意,后来还将何宁认为了干儿子,传授了不少打猎的本领。还因对何宁太好的事儿,让何小天吃过好几次醋。
何奎常年进山打猎,也认识些药材,运气好遇到极好的货色就会跑到伊旸城里出手,能得到比镇上多出一倍的价格。所以,有去过几次城的何奎随行,大家都觉得安心不少。
两人在屋里互相交代的时间,何宁也已经收拾好了,等外面有人喊时,就直接出了屋子,跟院子里的父亲回合,拿了几块儿母亲早起烙的饼子,就出发了。
第40章 城内城外
古代的治安不能和现代的相比, 何宁不能把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完全寄托在未知的保障上。当灾难来临, 人们首先要依靠的就是自己。若要保护自己和身边重要的人,就必须增加自保的力量,然后,才考虑依靠他人的救助。
这一点, 尤其是在法律意识浅薄、科技技术落后的封建社会,将会被无限放大。毕竟,在没有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交通方式的情况下,他人的救助效率是大打折扣的。
因此,来到这里的四年,何宁除了研究农具, 改良家具, 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就是研制武器。不为金钱利益,只为生存在这样的时代中增加自保的筹码。
由于,金属武器制品受到官方的管制,对于像他们这样无势又无利的平民来说,想得到一把像样的金属武器, 比如大刀啊,剑啊是很难的。何宁只能寄希望于研制出木制武器, 其中必须为金属的部分,就只能借着打造农具的名义托人加工了。
这样做一次两次是没什么问题, 但做的次数多或者数量多就会引起注意和怀疑。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,何宁是不可能大批生产的。
做的最多的是弓、弩、袖